说到加密货币,这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呢!新加坡,这个东南亚的小岛国,最近在加密货币监管上可是动作频频,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今天,就让我带你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一下新加坡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吧!
新加坡:加密货币的“冷处理”

新加坡,这个被誉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方,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可谓是“冷处理”。新加坡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曾明确表示:“加密货币是高度投机的工具,缺乏内在价值,不符合我国投资实体的长期方向。”这话一出,顿时让加密货币在新加坡的“热度”降了不少。
徐芳达还强调,新加坡的投资实体应投资于与经济基本面挂钩且具有长期增值潜力的资产。而加密货币显然不符合这种情况。它们是高度投机的工具,容易出现极端的价格波动,且缺乏来自现金流、收益或有形资产的内在价值。
全球监管趋势:新加坡紧跟步伐

新加坡并不是唯一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监管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24)》就特别提及了全球加密货币的监管进展,并强调了香港在加密资产合规进程中的创新举措。
从美国到欧盟,再到英国、日本,各国都在积极制定或完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新加坡也不例外,发布了《稳定币监管框架》,明确了受监管的稳定币范围和发行人条件。看来,新加坡在加密货币监管上可是紧跟全球步伐呢!
香港:加密货币的“双牌照”制度

香港,作为新加坡的邻居,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也颇有建树。香港将虚拟资产分为两类进行监管,即证券化金融资产和非证券化金融资产。此外,香港还实行了“双牌照”制度,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运营者执行特色“双牌照”制度,分别适用于《证券及期货条例》和《打击洗钱条例》监管和牌照制度。
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机构需向有关监管部门申请注册牌照方可运营。这一制度旨在确保加密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防止洗钱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Robinhood:加速全球扩张,新加坡成目标
就在新加坡政府加大对加密货币监管力度的同时,一些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却开始加速全球扩张。以Robinhood为例,这家美国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计划于2025年在新加坡推出加密货币服务。
据悉,Robinhood去年6月同意收购欧洲数字资产交易所Bitstamp的部分原因是其在新加坡的牌照以及机构业务。去年,Bitstamp表示已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原则性批准。看来,新加坡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未来展望:加密货币监管将走向何方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合适的监管模式。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其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的探索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未来,加密货币监管将走向何方?是继续加强监管,还是适度放宽?让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监管,只有在合规的前提下,加密货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