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禁止加密货币吗,新加坡加密货币监管政策演变与市场动态

小编

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数字货币风起云涌的时代,新加坡这个金融中心竟然对加密货币说“不”?没错,新加坡政府明确表示,加密货币不符合该国投资实体的长期方向。那么,新加坡禁止加密货币了吗?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

新加坡政府的立场:加密货币是高度投机的工具

新加坡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在一次国会的问答环节中,明确表示加密货币是高度投机的工具,缺乏内在价值,不符合新加坡投资实体的长期方向。徐芳达强调,新加坡的投资实体应投资于与经济基本面挂钩且具有长期增值潜力的资产,而加密货币并不符合这种情况。

徐芳达指出,加密货币容易出现极端的价格波动,且缺乏来自现金流、收益或有形资产的内在价值。因此,新加坡政府并不鼓励其投资实体投资于加密货币。

全球加密货币监管趋势:新加坡并非唯一

其实,新加坡并不是唯一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制定或更新针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

例如,美国在2018年到2023年否决了20多个现货比特币ETF的申请,但在2024年1月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上市。欧盟批准了《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建立了全球首个监管完整且清晰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英国加速虚拟资产立法步伐,颁布《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将加密资产纳入法案监管范围。

而新加坡则发布了《稳定币监管框架》,明确了受监管的稳定币范围和发行人条件。日本制定了《资金结算法案》,将稳定币的发行人限制在持牌银行、注册转账代理机构和信托公司等机构。

新加坡升级反洗钱策略:加密货币成监管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政府还针对日益复杂的洗钱活动,发布了《国家反洗钱策略》,全面升级其反洗钱策略。在跨境金融交易、虚拟资产和数字货币的应用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洗钱手段的隐蔽性和跨国性使得监管工作更加艰难。

根据链上数据,2023年新加坡的加密货币交易量约为400亿美元,这为洗钱提供了更多隐蔽渠道。因此,新加坡政府将加密货币作为反洗钱监管的重点之一。

加密货币的未来:监管与创新的平衡

尽管新加坡政府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但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其发展潜力不容忽视。在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市场正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并探索加密货币的监管。

未来,加密货币的发展将面临监管与创新的平衡。一方面,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创新,推动加密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新加坡禁止加密货币吗?答案是否定的。新加坡政府虽然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但并未完全禁止。在全球加密货币监管趋势下,新加坡将继续探索加密货币的监管路径,以实现监管与创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