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新加坡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最近在加密货币领域可是动作频频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不仅升级了反洗钱策略,还积极推动加密货币的合规进程。今天,就让我带你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一下新加坡金融局在加密货币领域的那些事儿吧!
一、反洗钱策略升级,加密货币监管更严格
新加坡政府深知,作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其地理位置和开放的经济体制既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也让其成为了洗钱活动的高风险地带。为了维护国际金融和商业枢纽的声誉,新加坡政府发布了《国家反洗钱策略》,全面升级了反洗钱策略。

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的银行业共报告了超过5000宗可疑交易,金额超过50亿新元。面对日益复杂的洗钱活动,新加坡政府通过全社会协调与合作、法律与监管框架的完善以及国际合作等多维度手段,共同打击洗钱活动。

在法律与监管框架方面,新加坡政府持续完善相关法规,确保法律体系的健全和有效。2024年修订的法案不仅扩大了可疑交易报告的共享范围,使更多反洗钱监管机构能够获取其监管行业的可疑交易报告,还提高了对洗钱犯罪的处罚力度。

二、加密货币合规进程加速,香港银行纷纷入局
在加密货币合规进程方面,新加坡政府动作频频。2024年,新加坡发布了《稳定币监管框架》,明确了受监管的稳定币范围和发行人条件。此外,新加坡还积极参与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等国际组织,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加密货币版图也新增了一名玩家。香港首间及规模最大的数字银行ZA Bank宣布成为亚洲首家为零售用户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的银行。该行通过与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HashkeyExchange合作,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香港银行公会的最新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表示,若银行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将令买卖虚拟资产变得更加便捷,或令虚拟货币交易普及化。
三、央行首次明确承认加密货币全球趋势,香港加密资产合规进展备受关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稳定报告(2024)》,在报告中特别提及了全球加密货币的监管进展,并强调了香港在加密资产合规进程中的创新举措。这一报告不仅表明了中国对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关注,也反映了对香港监管模式的高度赞许。
在全球加密货币监管进度方面,美国、欧盟、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法规,对加密资产进行监管。其中,新加坡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备受关注。
香港加密货币监管关键点包括:加密资产分类监管、双牌照制度、客户监管、稳定币监管、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等。这些举措旨在确保香港加密资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Robinhood加速全球扩张,计划2025年在新加坡推出加密货币服务
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Robinhood计划于2025年通过其收购的欧洲数字资产交易所Bitstamp在新加坡推出加密产品。据悉,Robinhood去年6月同意收购Bitstamp的部分原因是其在新加坡的牌照以及机构业务。
新加坡计划是Robinhood全球扩张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Vlad Tenev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Robinhood无处不在——无论客户身处何地,只要有智能手机,就能使用我们的服务。客户应该能够轻松开设Robinhood账户,享受我们一流的金融服务。”
五、加密货币交易竞争激烈,Coinbase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也日益激烈。上周,Oppenheimer指出,Coinbase在加密货币交易领域重新占据主导地位,蚕食了Robinhood的市场份额。
这并没有阻止Robinhood在全球扩张的步伐。据悉,2024年第四季度,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人们对加密货币监管环境将更加友好的预期升温,数字代币交易激增,Robinhood的加密货币交易营收也随之飙升。
新加坡金融局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动作频频,不仅体现了其对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视,也展现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态度。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加坡加密货币市场有望迎来更加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