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WhatsApp,教你如何识破并防范”

小编

你知道吗?最近有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那就是冒充公检法诈骗,而且他们竟然还用上了WhatsApp!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别急,让我来给你揭秘这个骗术,让你在遇到这类情况时,能像张大妈一样淡定应对。

一、诈骗手段揭秘:WhatsApp上的“公检法”

这种诈骗方式通常是这样的:骗子会通过WhatsApp给你发来消息,自称是某地公安、检察院或法院的工作人员。他们可能会准确地说出你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让你一开始就感到有些恐慌。

接下来,他们会以你涉嫌某项犯罪为由,要求你配合调查。为了增加可信度,骗子还会发送所谓的“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这时候,你可能已经有些慌张了,但别急,这只是他们设下的陷阱。

二、案例分析:张大妈的淡定反击

最近,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张大妈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她接到一个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侦查员的陌生电话,对方准确地说出了她的个人信息,并称她的身份证涉嫌违规,涉嫌长沙市公安局正在侦办的一起重大儿童拐卖案件。

张大妈虽然感到恐慌,但她并没有慌张。因为她知道,真正的公安民警是不会通过电话办案的,更不会要求转账。于是,她决定录音,并告诉对方自己要跟社区民警报备。

结果,对方彻底慌了,开始破口大骂。原来,张大妈所在的社区民警经常进行反诈宣传,让她在接到电话时,立刻识破了骗局。

三、防范措施:如何识别冒充公检法诈骗

1. 核实身份:接到自称是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你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工作证号、单位名称等信息,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2. 不要轻信:骗子通常会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你配合调查。这时,你要保持冷静,不要轻信对方的话。

3. 不要转账:无论对方以什么理由要求你转账,都不要轻易相信。真正的公检法机关不会要求你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4. 及时报警:如果你怀疑自己遇到了诈骗,请及时报警,并向警方提供相关证据。

四、银行、社区携手反诈宣传

为了提高大家的防骗意识,很多银行和社区都开展了反诈宣传活动。比如,工行凯里天柱支行就深入邦洞街道,为老年人普及反诈金融知识;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则联合相关部门,走进乡村开展金融消保暨防范非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家的防骗意识,还让大家学会了如何识别和应对各种诈骗手段。

五、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类似情况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轻信对方的话,并及时报警。同时,也要关注银行和社区的反诈宣传活动,提高自己的防骗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钱袋子”。